栏目分类
660亿造的330架歼10A处境尴尬,为何不给它升级?背后原因流出
先抛个狠问题:当年中国一口气砸下660亿,造了330架歼-10A,这阵仗多像家里人咬牙攒钱给儿子买了三百辆五菱宏光,结果过了十年发现满大街都是新能源特斯拉。你说这是不是讽刺?
当年是宝,如今成“老兵”
歼-10A不是废物,甚至可以说是“立国之战”的中坚。1998年首飞,2006年服役,那时候中国空军还在三代机和二代机混杂的水平上挣扎。
当时对比外军先进机型,咱手里能拿得出手的,除了苏-27进口货,就靠歼-10A撑门面。那会儿它雷达先进、机动灵活,是名副其实的“空军顶梁柱”。
别忘了,2008年奥运会空中安保、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拦截,前排站出来的都是歼-10A。
可问题来了,十几年过去,战机代差就像苹果手机更新,歼-10A还停留在iPhone 6的水准,人家对手早用上iPhone 15了。
为什么不升级?钱不是大风刮来的
展开剩余72%很多军迷骂:“为啥不给它升级成歼-10C?装个有源相控阵雷达,再挂霹雳-15不就完美了?”
你以为军方不想?问题是——钱。
——升级一架歼-10A要几千万人民币,算上330架,总花费直接破千亿。——关键机体寿命有限,有的服役快20年,升级完还能飞几年?三五年就退役,你钱不是白烧了吗?
这就像给一辆开了20万公里的老捷达换个特斯拉电池,你说它能开多远?再说,升级受限,歼-10A体积小、单发,能挂的弹有限,航程也不大,就算换雷达,平台短板还是短板。
所以军方一盘账算下来:与其烧钱给老机续命,不如直接多买歼-16、歼-10C。相同的钱,战力提升更快。
歼-11B能升级,歼-10A不行?
有人又问了:“歼-11B都升级成歼-11BG了,凭啥歼-10A就不行?”
很简单:平台差异。歼-11B是双发重型机,机体结实、挂载能力强,能撑起大功率雷达和新武器。换句话说,它底子厚,改造潜力大。
歼-10A呢?轻型机,吃的是灵活机动饭。要硬塞进四代半的航电和导弹,就像给摩托车装火箭发动机,不是不能装,是性价比太低。
所以军方挑三拣四,优先给“值钱的儿子”花钱。歼-11B升级是投资,歼-10A升级是浪费。
尴尬吗?未必
歼-10A今天不在前线冲锋,不等于就废了。它照样有用。
——在国内,它可以当二线主力,执行巡逻、拦截、训练等低威胁任务。比如东海常态化“伴飞”,完全够用。——在飞行学院,它是飞行员最好的练兵器。维护便宜,性能稳定,用它练空战比拿歼-20便宜多了。——在国际市场上,它能当出口机。很多国家还在用米格-21、幻影-2000,你给他们翻新过的歼-10A,性价比高得吓人。
甚至还有个隐形收益:出口歼-10A能带动配套产业,导弹、备件、后勤全是一整套生意。
谁说“退役=没用”?
退役不是扔废铁,而是重新分配。
就像当年解放军的59式坦克,主战场淘汰后改成工兵车、火炮牵引车,照样服役几十年。歼-10A未来也一样,可能在非洲、南美继续飞十年,替中国军工赚外汇。
所以别看它在国内有点“鸡肋”味道,其实退而不废。330架老兵不再冲锋陷阵,但它们撑起了训练、巡逻、出口这三条线。
枪杆子里出政权,算盘珠子里出真章
歼-10A就是一本账本。当年它值660亿,买的是时间、经验、体系。如今不升级,不是嫌它不中用,而是算清了账:该花的钱放在刀刃上,不做面子工程。
枪杆子里出政权,算盘珠子里出真章。中国空军今天敢说“体系对体系”,正是因为有过歼-10A打基础。它的尴尬,不是失败,而是换了一个战场继续效力。
发布于:安徽省- 2025-10-11660亿造的330架歼10A处境尴尬,为何不给它升级?背后原因流出
- 2025-08-19大S也没想到,自己辛辛苦苦孕育的两个孩子,给汪小菲做了"嫁衣"_马筱梅_女儿_生活
- 2025-07-07《临江仙》:离陌与红莲,深情与大义的交织_承诺_心底_成为了
- 2025-06-256月12日PVC期货收盘上涨0%,报4826元
- 2025-05-24因网络安全问题,江海汇鑫期货被责令改正
